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辛弃疾词全文注释翻译赏析
发布时间:2022-10-10 11:00:56作者:金刚经注音网
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辛弃疾词全文注释翻译赏析
丑奴儿①?书博山②道中壁
辛弃疾
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③;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④。
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⑤;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!
【注释】
①:丑奴儿:即《采桑子》。四十四字,平韵。
②:博山: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。因状如庐山香炉峰,故名。淳熙八年(1181)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,常过博山。
③:层楼:高楼。
④:强说愁:无愁而勉强说愁。
⑤:李清照《凤凰台上忆吹箫》:“多少事,欲说还休。”
却道天凉好个秋
译文:
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, 喜欢登高远望。
喜欢登高远望, 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。
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, 想说却说不出。
想说却说不出, 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呀!
【赏析】
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。通篇言愁。通过“少年”时与“而今”的对比,表现了作者受压抑、遭排挤、报国无路的痛苦,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。
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,气壮如山,不识愁为何物。无愁说愁,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。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,“识尽愁滋味”.“而今”二字,转折有力,不仅显示时间跨度,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。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,进入“识尽愁滋味”的阶段。 所谓“识尽”,一是愁多,二是愁深。这些多而且深的愁,有的不能说,有的不便说,而且“识尽”而说不尽, 说之亦复何益? 只能“却道新凉好个秋”了。比之少时的幼稚,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。其实“却道”也是一种“强说”.故意说得轻松洒脱,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。周济说辛词“变温婉,成悲凉”.读此词者,当能辨之。
全词构思新巧,平易浅近。 浓愁淡写,重语轻说。寓激情于婉约之中。含蓄蕴藉,语浅意深。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。
辛弃疾
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③;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④。
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⑤;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!
【注释】
①:丑奴儿:即《采桑子》。四十四字,平韵。
②:博山: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。因状如庐山香炉峰,故名。淳熙八年(1181)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,常过博山。
③:层楼:高楼。
④:强说愁:无愁而勉强说愁。
⑤:李清照《凤凰台上忆吹箫》:“多少事,欲说还休。”
却道天凉好个秋
译文:
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, 喜欢登高远望。
喜欢登高远望, 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。
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, 想说却说不出。
想说却说不出, 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呀!
【赏析】
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。通篇言愁。通过“少年”时与“而今”的对比,表现了作者受压抑、遭排挤、报国无路的痛苦,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。
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,气壮如山,不识愁为何物。无愁说愁,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。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,“识尽愁滋味”.“而今”二字,转折有力,不仅显示时间跨度,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。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,进入“识尽愁滋味”的阶段。 所谓“识尽”,一是愁多,二是愁深。这些多而且深的愁,有的不能说,有的不便说,而且“识尽”而说不尽, 说之亦复何益? 只能“却道新凉好个秋”了。比之少时的幼稚,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。其实“却道”也是一种“强说”.故意说得轻松洒脱,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。周济说辛词“变温婉,成悲凉”.读此词者,当能辨之。
全词构思新巧,平易浅近。 浓愁淡写,重语轻说。寓激情于婉约之中。含蓄蕴藉,语浅意深。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