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孝祥词鉴赏:减字木兰花(阿谁曾见)
发布时间:2022-11-09 09:07:13作者:金刚经注音网
张孝祥词鉴赏:减字木兰花(阿谁曾见)
张孝祥词鉴赏:减字木兰花(阿谁曾见)
张双柱
减字木兰花 张孝祥
阿谁曾见,马上墙阴通半面。玉立娉婷,一点灵犀寄目成。
明朝重去,人在横溪溪畔住。乔木千章,摇落霜风只断肠。
张孝祥词多为写景寄情、因事立意之作。尽管此词从无笺校,因与《减字木兰花(爱而不见)》同韵,词境、词风亦同,从中还是可以看出上片皆触景生情而念及,下片皆因念动愁而叹之,想必写的都是一种情景、一种情结。
起句“阿谁曾见”开门见山,交代此情此景所念及之人。“阿”字乃发语词,其音为入声“屋”,对人亲匿之称多冠以“阿”.魏晋以后,其风尤盛,或冠于姓上,或冠于名上,或冠于字上,这里冠于代名词“谁”上。到了唐宋时期“阿谁”成了口头语言,意即“谁”、“何人”.紧接着“马上”一句和“玉立”二句推窗见月,道出“曾见”即念及之人是谁。“马上”,马上人,古指跟随牵马之人,泛指身边人,此即阿谁。“半面”,喻女人,宋钱惟演《荷花》:“徐娘羞半面,楚女妒纤腰。”“目成”,通过眉目传情结成亲好,出自《楚辞?九歌·少司命》:“满堂兮美人,忽独与余兮目成。”“墙阴”,墙的阴影处。
上片虽开门见山、推窗见月,却尽陈乐天、补之语意。唐白居易(字乐天)《杨柳枝词》:“永丰西角荒园里,尽日无人属阿谁?”宋杨无咎(字补之)《瑞云浓》:“倦游江浙,问似伊、阿谁曾见?度已无肠,为伊可断。”可见,词人在上片写的是曾经送别之情境,句法上用的是疑问式。“曾”,音zēng,并非“曾经”,而是“怎样”.作者直抒胸臆,落笔便呼:“当年的阿谁,怎样才得以再见?”在一步步交代了当时“马上”、“马下”惜别二人“心有灵犀一点通”(唐李商隐句)之后,立即“随语意悲欢感怨”(杨无咎句),由念及“马上”人阿谁,转到下片再感叹即将上马远别的“马下”人自己。摇落霜风曾再见,经年一别断肠人。这就是作为一朝状元抒写怀人词的精深高妙之处。
下片以“明朝重去”换头,承接上文表白:有了那么一天再见,也就是回到横溪,一定就在横溪住下再也不分离了。“横溪”,今有浙江仙居横溪镇和南京江宁横溪镇,该词所指尚待考证,也许横溪只是这里一片水域。想必横溪一定有着许多高大的树木,所以全词以对树兴叹作结。“乔木”,高大的树木。《孟子? 梁惠王下》:“所谓故国者,非谓有乔木之谓也,有世臣之谓也。”赵岐注:“所谓是旧国也者,非但见其有高大树木也,当有累世修德之臣,常能辅其君以道,乃为旧国可法则也。”后因以“乔木”为形容故国或故里的典实。“章”,大材曰章,此处犹“棵”、“树”.“摇落”,凋残,零落。《楚辞?九辩》:“悲哉秋之为气也!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。”由此可断定该词写作时间当是晚秋。
由此更可见,这首词最见作者精神和风格之处是在歇拍,歇拍“乔木”二句将全词推向一个悲壮而又高远的境界。张孝祥身处北宋词风向南宋词风转折过渡的历史时期,在词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该词前面部分犹如泉水叮咚般流淌,极尽怀人词之妙,为语意乃至境界的深入作了充分的铺垫。最后两句势如飞瀑直下,极尽断肠笔法之力,不仅深沉、苍凉,而且自然、干练,其间也暗合词人忧国忧民大情结。
张双柱
减字木兰花 张孝祥
阿谁曾见,马上墙阴通半面。玉立娉婷,一点灵犀寄目成。
明朝重去,人在横溪溪畔住。乔木千章,摇落霜风只断肠。
张孝祥词多为写景寄情、因事立意之作。尽管此词从无笺校,因与《减字木兰花(爱而不见)》同韵,词境、词风亦同,从中还是可以看出上片皆触景生情而念及,下片皆因念动愁而叹之,想必写的都是一种情景、一种情结。
起句“阿谁曾见”开门见山,交代此情此景所念及之人。“阿”字乃发语词,其音为入声“屋”,对人亲匿之称多冠以“阿”.魏晋以后,其风尤盛,或冠于姓上,或冠于名上,或冠于字上,这里冠于代名词“谁”上。到了唐宋时期“阿谁”成了口头语言,意即“谁”、“何人”.紧接着“马上”一句和“玉立”二句推窗见月,道出“曾见”即念及之人是谁。“马上”,马上人,古指跟随牵马之人,泛指身边人,此即阿谁。“半面”,喻女人,宋钱惟演《荷花》:“徐娘羞半面,楚女妒纤腰。”“目成”,通过眉目传情结成亲好,出自《楚辞?九歌·少司命》:“满堂兮美人,忽独与余兮目成。”“墙阴”,墙的阴影处。
上片虽开门见山、推窗见月,却尽陈乐天、补之语意。唐白居易(字乐天)《杨柳枝词》:“永丰西角荒园里,尽日无人属阿谁?”宋杨无咎(字补之)《瑞云浓》:“倦游江浙,问似伊、阿谁曾见?度已无肠,为伊可断。”可见,词人在上片写的是曾经送别之情境,句法上用的是疑问式。“曾”,音zēng,并非“曾经”,而是“怎样”.作者直抒胸臆,落笔便呼:“当年的阿谁,怎样才得以再见?”在一步步交代了当时“马上”、“马下”惜别二人“心有灵犀一点通”(唐李商隐句)之后,立即“随语意悲欢感怨”(杨无咎句),由念及“马上”人阿谁,转到下片再感叹即将上马远别的“马下”人自己。摇落霜风曾再见,经年一别断肠人。这就是作为一朝状元抒写怀人词的精深高妙之处。
下片以“明朝重去”换头,承接上文表白:有了那么一天再见,也就是回到横溪,一定就在横溪住下再也不分离了。“横溪”,今有浙江仙居横溪镇和南京江宁横溪镇,该词所指尚待考证,也许横溪只是这里一片水域。想必横溪一定有着许多高大的树木,所以全词以对树兴叹作结。“乔木”,高大的树木。《孟子? 梁惠王下》:“所谓故国者,非谓有乔木之谓也,有世臣之谓也。”赵岐注:“所谓是旧国也者,非但见其有高大树木也,当有累世修德之臣,常能辅其君以道,乃为旧国可法则也。”后因以“乔木”为形容故国或故里的典实。“章”,大材曰章,此处犹“棵”、“树”.“摇落”,凋残,零落。《楚辞?九辩》:“悲哉秋之为气也!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。”由此可断定该词写作时间当是晚秋。
由此更可见,这首词最见作者精神和风格之处是在歇拍,歇拍“乔木”二句将全词推向一个悲壮而又高远的境界。张孝祥身处北宋词风向南宋词风转折过渡的历史时期,在词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该词前面部分犹如泉水叮咚般流淌,极尽怀人词之妙,为语意乃至境界的深入作了充分的铺垫。最后两句势如飞瀑直下,极尽断肠笔法之力,不仅深沉、苍凉,而且自然、干练,其间也暗合词人忧国忧民大情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