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圣流论第二七[34]
发布时间:2019-10-10 09:40:33作者:金刚经注音网
大千世界,芸芸众生,虽气象万千,但总不出成、住、坏、空的起伏演变、轮回运转,一如江河之波浪翻滚,滔滔不绝,相推而去。
历史上每个朝代,都会经历诞生、兴旺、衰败、灭亡的过程。尽管历代统治者竭尽全力,殚尽心机,妄想江山永驻,龙颜不衰,可终究也只是妄想妄想而已。
行善者升于天堂,享受不劳之福乐;因不劳而放逸,因放逸而堕落,因堕落而于恶道受苦,因受苦而启动精进,因精进而得上升,如此于六道中往复轮回,无休无止。
在远古先民时期,并无家庭观念。人们天真淳朴,率性而为,生儿育女,分合无牵。由于私有及占有欲的发展,于是产生了家庭,也正由于私有及占有欲的进一步膨胀,“自我”甚至不愿被亲人所占有或共享,故而难以忍受夫妻和子女对自我的干扰和损伤,于是家庭危机出现了。在未来的某一天,是否再也找不到家庭的踪影呢
“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”。当一个国家渐趋强盛乃至威服四方时,它就会陷入傲慢、蛮横、粗暴、冲动的陷阱。当它因此正得意忘形时,却不知大厦的基础正因此而动摇,充沛的底气正因此而消散,无数的失意和挫折也将接踵而至,衰落乃至于灭亡也就指日可待了。
……
无数大大小小的事实,都在给人一个统一的印象,这就是:人类、社会、自然之万事万物都在善恶、苦乐、是非、阴阳、正反等两极中来回振荡,一如波浪之上下起伏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切都振荡着向前演化,恰如江河在翻滚中滔滔东流。
各位,这就是三界内的凡夫流,在这之中,有最重要的两点特征:
(1)随波逐流不得解脱,故名凡夫
请看看江河之水的流动吧,它蕴含无数的波浪,弹起数不清的水花。那每一个浪头或水花都不是偶然而起的,都是客观规律支配下的必然结果。它们谁都无法主宰自己,谁也不能要求说:“我不想波动啦!我不跳动啦!”因为说了又有什么用呢?规律仍然会精确无比地控制它波动的位置、起伏的高低、水花的大小、跳动的速率。各位,一切生命也无不如此。也许你会说:“不见得吧,虽然大的环境我无法控制,但小的作为还是由我主宰的,比如我现在说话,不就是我自主的指挥吗?”我回答说:不!那仍然是客观规律的支配。因为首先,没有我上面所写的文字作“前浪”的推动,就不会引起你刚才说话那一“后浪”的产生。而尤其重要的是,你内心意念的指挥乃至自我意识的显现,这所有的一切也都是另一些“浪头”或“水花”而已。它们本身即是被主宰者,而不是自由自在的主宰者。
所以,三界犹如激流,凡夫漂溺于其中。世界总逃不脱成住坏空,人类总离不了生老病死,生命总超不出六道轮回。
这,就是可怜悯的凡夫流。
(2)蒙昧不觉不思出离,故名愚痴
最糟糕的,莫过于凡夫漂溺于其中而不知不觉。由于目光短浅,智慧薄弱,只能认识到眼前狭隘时空里的存在,故而心生妄想,认定自我是主宰者和受益者,于是巧动心机,妄动真力,贪得无厌,造种种业,受种种报。受苦时不知苦因何致,享乐时不知乐由何得,于是不知不觉地在苦乐的两端来回振荡,上演着一幕幕无端悲喜、生离死别之人生戏剧。
这,就是可悲的凡夫流。
那么,生命就永远如此而成定局了吗?不,由于无数圣者在三界内的显化,凡夫流中便复合着一股超越的力势,推动众生于昏昧中苏醒,从束缚中解脱。
当人意识到,凡夫流中蕴含着何等深刻之苦痛,就会生起深深的厌离之心。这时,若依于圣教修习解脱之行,自我的振荡运动就受到了一种阻尼力,振荡的幅度就开始衰减。这样的人虽仍处身于振荡起伏之凡夫流中,但已经开始逆流而上,入于圣道之流,其振荡运动的中止已属指日可待而非遥遥无期。在佛法中,称这类人已得须陀洹果,其意为“入流”,即已入于圣道之流,向圣人境界过渡。
当振荡的幅度越来越小而达到最后一个振荡周期时,就意味着,彼人从人间去世后,将上升天上,然后再回复人间,从而完成最后一次振荡,那时就可以彻底中止振荡而解脱成圣。故在佛法中,称这类人已得斯陀洹果,其意为“一来”,即只再来一次人间就可以超脱出凡夫流。
当最后一次振荡过程完成,他就面临着两种进境。一种是,他在这人间最后一生中尚未修至解脱,就会在去世之时往生天上并立即获证,绝对不会再堕入人间继续振荡。故佛法中称他为阿那含,意为“不来”,即不会再来人间投生。
另一种情况是,他在人间即修得解脱,只因最后的身体尚未坏灭,故暂时还现身于世间。这样的人就是阿罗汉,意为“无生”,即此人不但不会再生来人间,也不会再生于天国,更不会生于恶道之中。而且因他已住证于解脱圣境,故其残存的肉体及行为实际上已不再属其所有,只是他过去自我的惯性运动和残余显现。阿罗汉不再具有自我之意识,已超脱了三维宇宙并融入四维时空中。而四维时空即意味着无生无灭,根本不能理解为往生,因为既没有从此至彼的“生者”,也没有由无至有的“生事”。
以上四圣即是佛陀在《阿含经》中指明的小乘四果,是自我解脱、永断烦恼及生死之苦的目标[35]。但是,对于与般若有缘者,不应以追求这种解脱为究竟。因为,那并不是最殊胜和最无上的归宿:虽然自我已经解脱,却不去关心和达至众生的解脱;虽然烦恼已断除,却不能受用于世间的无限福乐;虽已超出现象的迷惑,却不能去认识和主宰现象,等等。总之,他比较适合于“极苦的体验者”与“深刻的厌世者”,而并非适合于一切生命。 但是,请你别因此而对小乘佛法和四果圣人生起轻慢之心,因为对其种种不足的描述都是相对于佛菩萨境界,并非相对于凡夫。看到“极苦者”与“厌世者”,你千万别简单地理解为那类饱受生活摧残而灰心绝望之人,千万别这样想。这里的“极苦”与“厌世”,是指如实地、深刻地体悟到三界及凡夫痛苦和虚幻的存在本质,属大智者、大勇者、大福者。 “大智”意味着他即使处身于大富大贵之家,妻妾儿女成群,也能不为这些现象所迷惑,仍能真切地体悟到其中苦的本质;“大勇”意味着即使修行之路困难重重,荆棘丛生,他也义无反顾、心甘情愿地踏上征程;“大福”意味着他虽然抛弃了世间一切享受,却得到了“解脱”这一真实不虚的、世间一切福乐确实不可比拟的福报。同时,他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世间众人中最无上的福田,供养他所招致的福报胜过供养一切凡夫。因为,他就是四维时空及宇宙整体的缩影、代表或称使者啊!供养他意味着你对整个宇宙作出了同时的布施,由此就能得到整个宇宙万事万物对你同时的反馈回报,往往表现出很快很大的福报征象。
而一般的灰心绝望者哪有这样的功德呢?如果偶逢鸿运降临,他们就很可能更沉迷地陷入凡夫流的无数旋涡之中。因此,他们并不是真正的“极苦者”和“厌世者”。
而无上的解脱,至上的圣境又是怎样的呢?那就是,不必一定去中止自我的振荡,在振荡中就可住证于解脱,在振荡的衰减或中止中也可住证于解脱,甚至,在“不解脱”中也可住证于解脱。这样,他就不但超出了一切凡夫境界面住证于圣道,同时也超出了圣道而住证于一切凡夫境界。他上合诸佛妙心,下合十方有情;自我恒受一切福乐,同时爱护和救度无量众生;既亲见万事万物之本质,也洞察一切现象之状态和性能;既恒住于毕竟清净的身心和净土,又示现出无量净秽差别之化身,等等。总之,他是般若法的化身,他是大慈大悲、大智大慧、大勇大力、救苦救难的菩萨和佛陀,他最值得我们众生尊仰、敬爱和效仿。
因此,应以回归佛菩萨怀抱为生命进化的方向,而要达到这一目标,惟有修习般若才能做到。呵,请别着急,如果你原本修习的是小乘三十七道品法,或大乘念佛往生法,请别忙着反驳好吗?因为般若者,即非般若,是名般若。般若即是一切法,修般若者,即是修三十七道品,即是修念佛往生,甚至就是修世间事业。只因他对修者不执著,对被修者不执著,对修行事不执著,甚至对“不执著”也不执著[36],故能实现修任一法即是修一切法,修一切法即可表现为修任一法。他与任何人或任何法都能完全统一而更不矛盾,永不起于争讼互损。因此呢,如果听到称颂般若的声音,请你别急着去贬毁和弃离好吗?当然也别急着去沉迷和执取,而就在你当下所修中去发现般若吧,它时刻都伴随在你的身边和心里。
注释:
[34]本节思想广布于《中阿含经》中,可参阅。另外,有基础的读者也可看看唯识方面的经论著作。 [35]《中阿含经》中多处论及小乘四果及解脱道,比如七法品中之“昼度树经”、“水喻经”;长寿王品中之“念身经”等等。 [36]执著于“不执著”有两层意义和过失: 1. 对“不执著”生起执著,别已经不是“不执著”了,仍陷在凡夫执著的境界。 2.对真实、绝对的“不执著”也不能“执著”,否则便无法重返众生及现象界,不能成就菩萨及至佛乘。此一思想可从所有般若类经典中看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