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业助行,培福载道
发布时间:2019-10-09 09:46:41作者:金刚经注音网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,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。念佛法门虽是大乘特别法门,然并不违异于大乘通途之因果律。西方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净业所成,所以净业行人亦应在信愿持名的前提下,随分随力地修诸菩萨净业,用以增上往生的品位。净宗正助双行,如顺风扬帆,再加橹桨,既稳且速。净业助行甚众,兹拟就三方面略施讨论:一、净业三福,利导众生;二、普贤十大行愿;三、般若导引净业修持。分述如下:
一、净业三福,利导众生
净业三福是释尊无问自说,旨在利导末法凡夫的散善之法。《观经》中,韦提希夫人于十方无量净刹中,别选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,志乐往生。;唯愿世尊,教我思惟,教我正受,韦提希致请的乃是定善往生之法。释尊观机逗教,深知定善一门,难以普摄众生,为方便摄受散动下劣凡夫渐入弥陀愿海,遂以无尽悲心,自开三福散善之行:;欲生彼国者,当修三福:一者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;二者受持三归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;三者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。如此三事,名为净业。佛告韦提希:汝今知不?此三种业,乃是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。
净业三福含摄五乘佛法(人、天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)的一切善行功德。三福依浅深次第,可例分为:一、人天福(世善),二、二乘福(戒善),三、大乘福(行善)。此三种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,三世诸佛净土莫不由此净业以为正因而得以成就,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亦复如是。故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。由阿弥陀佛威神愿力加持故,于此三福中,或单行世善,回向亦得往生;或单行戒善,回向亦得往生;或单行大乘福善,回向亦得往生;或具行三福,回向亦得往生。或有三福俱不行者,即名十恶邪见阐提之人。净业三福的义理广大深邃,具涵一代时教之法要,融通净土与圣道,为净宗的广泛弘传以及三根普被、利钝全收的功能实施,提供了可靠的保证。兹简述如下:
1、人天福(世善)
凡有四句: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、修十善业。分述如下:
(1)孝养父母
孝道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。百善孝为先;天地之性,人为贵;人之行,莫大于孝。尧舜圣人之德,无非孝悌而已矣。古人崇信《孝经》,身体力行,移孝作忠,爱敬一切。孝悌作为一切仁义道德的根本,得到国人的广泛认同与践履。
佛教倡导知恩报恩的人文理念,对孝道尤加重视。《梵网经》云:;孝顺父母师僧三宝,孝顺至道之法,孝名为戒,亦名制止。证知世出世间,莫不以孝为本。然与儒家孝道孝行相比,佛教的孝更具深远博大的内涵。佛教的孝不仅应报答今生的父母之恩,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的一切父母之恩。孝行不仅停留在赡养承欢的世间善法层面,并且提升到令父母出离生死轮回的出世法的高度。;亲得离尘垢,子道方成就(莲池大师语),能劝勉父母念佛生到西方净土,即是大孝。
孝道亦是菩萨从初发心到圆证菩提的不竭原动力。地藏菩萨因地为婆罗门女及光目女,皆因救母,始发弘愿:;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;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。地藏菩萨由孝心引发的广大悲愿,助成心地宝藏的无限开启。释尊将入涅槃,以人天之众,嘱累地藏菩萨,救群迷于末世,待弥勒以当来。此与孔门心法传承给以孝著称的曾子,若合符节。《孝经》云:;孝悌之至,通于神明,光于四海,无所不通。证知孝养父母不仅是做人学佛的基石,亦是开显自性功德的金钥匙。
(2)奉事师长
尊师重道是我国优良的人文教育理念。谚云:下人不深,不得其真。儒家有程门立雪之恭谨,禅宗有断臂求法之至诚。师长开显吾人法身慧命,是故吾人应竭诚尽敬。在佛门,师长亦称善知识,即善知法要、导引众生于菩提正道者。善知识的首要标准是具正信正见,心不住相;虽现尘劳,心恒清净;示有诸过,赞叹梵行。学人奉事师长,莫念其短,应对师长常生敬畏。如夜行险道,有一粗弊人手执火炬,不能由于此人粗弊故,而不取火炬之光照。学人亦应如是,于师长得智慧光明,不计其恶。若学人不恭敬和尚阿阇黎(曾授一四句偈即是),命终将堕地狱。地狱受报已,生畜生中,作虎狼野干。畜生受报已尽,复生人中,具足众恶,身形色力,不类常人。常被恶谤,远离诸佛。生生愚痴,暗钝无智,速堕地狱。是故欲得法益,应对师长具至诚恭敬心,如教奉行,以自己的修行成就来报答师恩,方是奉事师长的本质内涵。
(3)慈心不杀
慈悲心是成就佛道的种因。慈心的培植,宜从戒杀放生入手。一切众生,皆具爱惜生命、趋乐避苦之本能。人与禽畜,同为血肉之躯,同具如来性德。且自无始以来,同在六道流转,互为父母眷属,今以善恶业殊,升沉各异。幸为人者,宜应怜愍飞禽走兽,不加杀食。若论杀业,无论胎卵湿化诸类众生,皆能招罪,障生净土。但于一切生命生起慈悲恻隐心,即是施一切众生寿命安乐,亦是最上胜妙戒。
爱惜物命,乃儒道释三家圣人所共倡。儒家有钓而不纲(钓鱼而不撒网捕鱼)、弋不射宿(带有绳子的箭不射归巢歇宿的鸟)及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之训示。道家《太上感应篇》云:射飞逐走,发蛰惊栖,纵暴杀伤,非理烹宰,乃至行住坐卧,举动施为,所伤杀物,其于天地虚空中,必有司命神,钦承上帝好生之德,随其善恶的轻重,悉笔记之,毫发无失。使杀生者现生减寿,招不如意;死则堕狱,备受众苦。
释尊开示:宇宙间一切有情,循业生死,由恩怨业力故,讨债还债,负命偿命,无有穷尽。《楞严经》云:;以人食羊,羊死为人,人死为羊,如是乃至十生之类,死死生生,互来相啖,恶业俱生,穷未来际以是因缘,经百千劫,常在生死。吾人了知众生冤冤相报的生命情状,自应戒杀放生,培植慈悲佛种。如是便能截断互杀互食的恶性因果循环,世间的天灾人祸亦将大减。
有鉴于此,中国净宗祖师力行倡导戒杀放生。永明延寿大师出家前作县吏时,挪用库钱买物放生,论罪当判死刑。永明大师临刑颜色不变,言曰:;我放活万万生命,今虽死,径往西方矣,岂不乐哉!钱王闻而怜之,释其罪,听许出家为僧。莲池大师作《戒杀放生文》,慈悲心切,感动慈圣皇太后遣内侍前来供养并恭请法要。其文彰显如来同体大悲,万代之下,尤能感发人心。印光大师有见于近代兵连祸结之惨痛,竭力倡导戒杀吃素念佛:;凡有欲家门清泰、身心康宁、天下太平、人民安乐者,请皆于戒杀放生吃素念佛中求之,则求无不得矣。面对当代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,戒杀放生亦不啻一剂上妙良方,而慈悲仁爱心,正是消弭战火仇怨之清凉甘露。是故净业行人宜应谨奉慈心不杀之教敕。
(4)修十善业
十善业的内容是:一不杀生,二不偷盗,三不邪淫,四不妄语,五不绮语,六不恶口,七不两舌,八不悭贪,九不瞋恚,十不邪见。十善业相,若持而不犯,则为十善;若犯而不持,则为十恶。十善分上中下三品,分别招感天、人、阿修罗三善道身;十恶亦分上中下三品,分别招感地狱、饿鬼、畜生三恶道身。善恶因果报应,如影随形,决定不虚。
十善业不仅是世间的善行,亦是一切世出世间善行之大总持。经云:;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,一切药草、卉木、丛林,亦皆依地而得生长,此十善道,亦复如是。一切人天依之而立,一切声闻、独觉菩提,诸菩萨行,一切佛法,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。释尊对一类不能出家具足众戒的行人,指出行十善、念佛求生净土的快捷方式,即世善为净因,具足信愿,皆可往生。
2、二乘福(戒善)
凡有三句: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。分述如下:
(1)受持三皈
吾辈众生在无明长夜生死苦海中,惟依佛法僧三宝方可解脱困苦厄难,圆成本具佛性。是故众生归信佛门,首先得受持三皈依,后受众戒,如法修持,菩提可即。既皈依佛,当以佛为师,始自今日,直至命终,虔诚敬礼,再不得皈依天魔外道;既皈依法,当以法为师,自今至终,不得皈依外道典籍;既皈依僧,当以僧为师,自今至终,不得皈依外道徒众。
三宝有住持三宝与一体三宝二种。住持三宝者:释尊在世,则为佛宝,佛灭度后,所有木刻、雕铸、塑画的佛像,名为佛宝;黄卷赤轴诸经典,名为法宝;比丘等五众(比丘、比丘尼、式叉摩那、沙弥、沙弥尼),和合无诤,名为僧宝。末法时,佛宝与法宝端赖僧宝得以住持与传承,是故当殷勤恭敬僧宝。一体三宝者:即心本具离念灵知之真如佛性,名为佛宝;即心本具道德仁义之懿范,名为法宝;即心本具清净无染和合的性能,名为僧宝。由知一体三宝,则克己省察,战兢惕厉;再求住持三宝及十方三世一切三宝,则可消除恶业,增长善根,即生成办道业,永脱生死轮回。佛门朝暮课诵,悉以三皈依为终结,自归依佛、自归依法、自归依僧,但令归自,不说归他,念念还归自心,是名真三皈。三皈是净业修持的必要前提。末法众生欲证自性弥陀三德秘藏,亟须从事相生信发愿,称念弥陀名号,求生西方净土,舍此别无捷径。
(2)具足众戒
戒是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,亦是念佛往生的重要条件。世尊为道制戒,制控身口七支。由戒生定,由定发慧,成办道业。是故戒律是修行的先决前提,亦是佛法住世之幢相。《观经》云:;若有众生,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,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,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,威仪无缺。以此功德,回向愿求生极乐国,随愿往生。佛戒的种类甚多,有五戒、八关斋戒、比丘戒、比丘尼戒、菩萨戒、十无尽戒等。佛戒种类层次虽多,然皆以五戒为基础,即杀盗淫妄酒戒。古德常云:五戒法是三世诸佛之父,依五戒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。世间法中,个人品德、家庭幸福、社会安宁、国家治乱等,悉与五戒法的持犯相关。
戒律的精神,一是防非止恶而远离身口意三业的过患,一是修善利他积功累德。印光大师开示持戒要领:;但于心中常存一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之心,凡起心动念,不许萌一念之不善,如此则诸戒自可圆持。吾辈净业行人宜应摄心念佛,精持众戒,以清净戒德,回向往生,增高往生品位。持戒念佛,不虚所望。
(3)不犯威仪
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的我国,甚为注重社群与个体的礼节威仪,所谓礼仪三百,威仪三千。威仪制心调心,防非止恶,身口意三业,行住坐卧,皆与一切戒作方便威仪,若轻重粗细,悉能护持,犯即忏悔,常时行持,熏习成性。儒家礼仪以诚敬为核心,佛家尤以尊重、恭敬、赞叹作为威仪的基本精神。相传宋代理学家程子,一日偶至寺院,见院内寂静无人,踅至香积厨,见数百比丘用斋,竟无一点音声。斋毕,众比丘唱赞回向,音声和雅嘹亮。程子见闻此景,大为慨叹:;不意三代礼乐,于此复见!净业行人能如是护持身口意三业威仪,冰清玉洁,定能得到诸佛护念,人天恭敬,成办净业。
3、大乘福(行善)
凡有四句: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。分述如下:
(1)发菩提心
菩提心是万善中王,是诸佛之本源,众生之慧命,大事因缘,莫过于发菩提心。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,若修证出现,则为一切导师;若会归本源,则是密严净土。不起于座,能成办一切佛事。此菩提心,必有因缘,方得发起。省庵大师例列十种因缘:一者念佛重恩故,二者念父母恩故,三者念师长恩故,四者念施主恩故,五者念众生恩故,六者念生死苦故,七者尊重己灵故,八者忏悔业障故,九者求生净土故,十者为令正法得久住故。就净宗而言,深信切愿即是无上菩提心。由厌娑婆苦、欣净土乐往生净土,得阿弥陀佛愿力加持,速满菩萨大悲愿行,还入生死苦海,普度众生。如是心行即是净宗圆满殊胜之菩提心。如是层递发心,具无量功德,消多劫业垢,破无数魔网,永为成佛真种。吾辈净业行人宜应拓大心量,以上求下化为己任,弘毅精进。以持戒念佛功德,回向法界众生,普愿一切怨亲同生净土,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(2)深信因果
万有因果律是释尊对宇宙人生性相事理的智慧概括。从类型上分,有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二种:其一,世间苦乐因果,即三世善恶因果报应。世间苦乐因果的错综相状,展现于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弘阔的生命背景中。前因定业,被命数所拘囿,甚或怨天尤人,乃怯弱凡夫被动消极之人生境况。苟能深知业由心造、命由心转之理,力修道德,则前因不足恃,现因之善业心力转变往世的业力,由此重铸命运,体现人的主体性。佛教因果律惠迪吾人积极的人生观。其二,出世间苦乐因果,通途佛法以勤修戒定慧为因,息灭贪瞋痴为果;净宗特别法门以信愿持名为因,九品往生为果。以佛地果觉为吾人修行之因心。揽果为因,超出通途修因证果范畴。妙因妙果,唯信能入,唯证方晓。
深信善恶苦乐因果报应是取得佛教徒资格的必要条件,亦是修因证果的不竭原动力。若深信三界六道生死轮转苦者,罪业毕竟不敢触犯。若深信极乐净土无为法性乐者,信心一发,永无退失。明信因果亦是改善世道人心、重建道德伦理的必要基石。而因果报应之吉凶祸福,乃道德仁义依违真伪之实验,令人敬畏因果律而建立自我调控机制。可见提倡因果报应,乃仰承天地圣人之心,以成全世人道德仁义之性德。吾人宜应仰遵佛言祖语,明因慎果,战兢惕厉,现生力做道德君子,命终直入安乐净土。
(3)读诵大乘
诸大乘经典,乃诸佛之母,菩萨之师,三世如来的法身舍利,十方众生脱离暗夜险途之慧炬。释尊一代时教,悉从妙明真心所流出,具有超时空的永恒价值。而对念佛圆顿法门的信解,深探教海,寻绎精要,甚为必要。读诵大乘经典,开发智慧,即能油生厌离娑婆、欣求极乐之胜心,获得往生净土、圆证菩提之实益。读诵经典,宜应至诚恭敬,如对圣容,亲聆圆音,不敢萌一念懈怠,不敢起一念分别,念诵或默阅,一直阅去,若文若义,一概不加理会。如是读诵经典,能开显自性慧光。恒时读诵净宗经典,常得西方妙境净相之熏陶,以真如熏无明,转识成智,法喜充满。如需研讨经典义理,可在读诵之余时进行。读诵经典乃净业行人重要的修持科目。
(4)劝进行者
净宗念佛法门惠予九法界众生离苦得乐之究竟大利,是故弘扬念佛法门,劝令众生信愿持名,求生西方净土,称佛本怀,功德甚大。善导大师云:;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,八苦、五苦、三恶道苦等,闻即信行者,不惜身命,急为说之。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,是名真报佛恩。(《观经四帖疏》)净业行人应以知恩报恩之心,随分随力弘扬宣说念佛法门,自信教人信,自行令他行;作阿弥陀佛使者,为娑婆众生之胜友。
《大乘无量寿庄严经》云:;于此经典书写、供养、受持、读诵,为他演说,乃至于一昼夜,思惟彼刹及佛身功德,此人命终速得生彼,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证知自行化他的弘法者,佛予授记,速生净土,速证菩提。弘扬念佛法门的方式不拘一格,或升座讲法,或随缘劝化,或印送经论,或临终助念,或往生现瑞启人信心等。劝进行者,诸佛欢喜,净业行人当随分随力行之。
综上所述:净业三福含摄着十方三世诸佛教化法界众生的主要内容,其义理境界超逸地球文明之外,同时亦与地球文明具有互渗相即的密切关联,为净宗在阎浮提的弘扬提供了强劲的生命力与圆融无碍的发展空间。兹将净业三福的内在价值,略标五点如下:
其一,净业三福融和净宗与本土文化(儒家与道家)。自汉代;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以来,儒家便成为我国的主流文化。儒家文化侧重于经邦济世的实践理性,而净宗念佛往生的思想却是出世的超越精神。作为异质文化的净土教能否融和儒家文化,便直接影响到其在中国生根开花的可能性。正是净业三福中的孝亲尊师、慈心善业提供了净宗与儒家相互融洽的基本理念。而道家对仙界灵境、洞天福地的神往以及对长生不老的追求,在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的信仰中,亦能获得高程度的耦合与超越性的满足。净宗文化即世而超世的特质,为其融和儒家与道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。受儒道文化浸润的中国人,亦以博大的襟怀,将净宗文化纳入华夏文明体系中,使中华文化更为深邃与超越。
其二,净业三福会通净土门与圣道门。净宗念佛法门仰仗佛力,往生净土,深具他力果教之特质,然亦含摄奉持戒律、广修六度万行等圣道门的内涵。由此俾令净业行人不至流于恃净宗带业往生而安心造恶之邪见。于娑婆秽土修持三福之行,难能可贵,功德甚深。《无量寿经》云:;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者,胜在无量寿国,为善百岁。可见信愿持名、仗佛慈力往生的净土门与慈心专一、斋戒作善的圣道门可以并行不悖。明了正助关系,亦可相得益彰。三福修持的浅深亦影响到往生品位的高低与净土获益的优劣。净业三福体现出自力他力相即互渗的特质。
其三,净业三福滋培净宗信根。净宗念佛法门乃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,闻即信受者,皆宿世善根深厚之人,甚为稀有。释尊为使障深慧浅的下凡众生,渐培净宗信根,是故劝修三福之行。经云:;若于福德初未修,终不闻斯微妙法。勇猛能成诸善利,常闻如是甚深经。培福载道,福至心灵,方堪闻信念佛妙法,成办往生净业。释尊悲心利导十方众生,尤其是末法罪苦凡夫的善巧方便,可谓周全备至。
其四,净业三福缔造人间净土。净宗虽以横超三界六道为终极目标,然亦以同体悲心关顾净化现世依正二报。吾人如能奉行孝养父母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,自然会营造出一个风调雨顺、祥和安乐的太平盛世。如能进而奉行戒善与大乘行善,即可转娑婆秽土为人间净土。证知净业三福内具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大乘菩萨精神,对当代道德文明建设,具有深广的理论与实践价值。
其五,净业三福庄严西方净土。吾人一念心性周遍法界,与西方净土交光互摄。吾人信愿持名,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中便有一朵莲苞绽放。莲苞的光色大小,与念佛人的行持呈正比例相关。如果念佛怠荒,行持退失,莲苞亦随之萎悴。此外,吾人念佛音声,经由名号光明的媒介,汇入西方净土的妙音交响乐中。由是,净业三福不仅积累往生资粮,净化现实世间,同时亦在庄严西方净土。
由上五点可见,净业三福功德力用甚为深广。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,贯摄因地菩萨自利利他的净土行。释尊引圣人之行业激励吾辈凡夫,勉行三福,以福显慧,助成信愿持名往生之净业。净业三福内具法界文明的核心理念,是住持佛法、续佛慧命之命脉,是圆满理想人格、转凡成圣之航标,亦是净业行人增上往生品位的重要参数。吾人宜在信愿持名之前提下,随分随力行之。
二、普贤十大行愿
普贤十大行愿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基本准则。普贤十大行愿,约因来说,就是正因佛性(即上求佛道、下化有情的大菩提心);约缘来说,即是缘因佛性(十大行愿具足离染行、方便行与大悲行);约果来说,十大行愿即是了因佛性(每一行愿具足与佛性相应的无分别智)。
普贤十大行愿是净宗修持的重要科目。净土经典记载:参与无量寿如来法会的四众弟子、诸菩萨声闻以及天龙八部等,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,具足无量行愿。《普贤行愿品》中,普贤菩萨又以十大愿王,劝进华藏海众,导归西方极乐世界。互文证知:普贤行愿与净宗因缘甚深。
十大行愿的内容是:一者礼敬诸佛,二者称赞如来,三者广修供养,四者忏悔业障,五者随喜功德,六者请转法-轮,七者请佛住世,八者常随佛学,九者恒顺众生,十者普皆回向。兹分述如次:
1.礼敬诸佛
礼敬诸佛旨在生起敬信善,格除我慢障。内存恭敬之心,运于身口而遍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。礼敬过去佛与现在佛,稍具善根者皆能做得到;而礼敬未来佛,非有相当的智慧平等心难以做到。因为礼敬未来佛,即是礼敬现在一切众生。吾人骄慢之罪不在过去佛与现在佛上,皆在当来佛上。是故当于一切众生,生世尊想。若生轻慢心,则为自伤。
《法华经•常不轻菩萨品》,是释迦本师对大势至菩萨所宣示,对净宗修持尤具深意。此品讲述有一比丘名常不轻,当他在路上遇见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时,悉皆礼拜赞叹,而作是言:;我深敬汝等,不敢轻慢。所以者何?汝等皆行菩萨道,当得作佛。可是有些人觉得他太啰嗦,有些人则认为他是在讽刺而生气,有人傲慢地认为你有什么资格为我授记,于是便向他投掷棍棒、石头或土块。然而常不轻比丘不生瞋恚,只是退到受攻击的范围之外,更大声地重复那些话,一生如是行持。常不轻比丘临欲终时,于虚空中,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《法华经》二十千万亿偈,获得六根清净,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,命终之后,得值千万亿佛。释迦本师就是那位常不轻菩萨。
常不轻菩萨为身口意三业礼敬诸佛提供了一个典范。不轻众生而深敬,即是坐如来座;忍于打骂,即是着如来衣;以慈悲心常行不替,即是入如来室。又深敬是意业,赞叹汝等皆当作佛是口业,故往礼拜是身业。常不轻菩萨不专读诵经典,但以礼拜作为自己的修行,凡夫众生只具理性佛,尚且礼敬;况修因证果的佛陀,更会礼敬。常不轻菩萨的行持,对初心菩萨降伏我慢,培植忍辱慈悲、正直平等的心态,是一付良药。此良方以大势至菩萨为当机,实为净宗修持之所必备。能具常不轻菩萨平等恭敬心,则念佛三昧不速而成。
礼拜在净宗修持中不可或缺。经云,至心礼佛一拜,罪灭恒沙。宋代王龙舒居士每日礼佛一千拜,临终站着往生。拜佛引发行者的虔敬心、降伏我慢。又拜佛仪式通过单纯相同形式的无限重复,容易令杂乱的心念有序化。拜佛时眼观佛像,以佛像的庄严引发自心的庄严,依现量(直觉)的集起(综合)获致对自性妙心的体悟,故净宗行人每日行持,礼佛一项,不可或缺。
此行愿最后以四无尽作譬(虚空无尽,众生无尽,众生业无尽,众生烦恼无尽),礼敬诸佛亦无有穷尽,显示菩萨行者捍劳忍苦的长远道心,在虔敬礼佛中,消除业障,开显慧光,成就净业,礼佛境界与自性开显呈正相关。
2.称赞如来
如来即是不生不灭的性德理体,称赞如来功德甚为殊胜。释尊的因地,因以;天上天下无如佛,十方世界亦无比。世间所有我尽见,一切无有如佛者一偈赞叹弗沙佛,而功超九劫,先于弥勒之前成佛。证知修持称赞如来这一行愿,可以速增福德智慧。如来的本迹理事,具无量功德,须有甚深的如理智与广大的如量智,方堪称述赞扬。譬如自在天王,有一名叫善口的天女,口具五百妙舌根,一一舌根能出百千种音声,一一音声与百千种音乐相应。其声清澈,旋律和雅,赞佛功德。普贤菩萨称赞如来的妙辩,以大海般深广磅礴的音声,无有间断地广赞诸佛如来无尽的功德。从;刹尘心念可数知,大海中水可饮尽,虚空可量风可系,无人能说佛功德偈颂可见,诸佛如来功德,赞莫能穷。
称赞如来,弘宣佛法,需要辩才。所谓四无碍辩,即法无碍辩,义无碍辩,词无碍辩,乐说无碍辩。如是四种辩才,九地菩萨方得具足。吾辈凡夫如欲速具如是辩才,唯有往生西方净土,得阿弥陀佛神力加持,便应时可得。
吾辈学人,欲发大心,弘扬净土法门,自愧辩才欠缺,应恳请佛力加持,施以辩才。诸大乘经提示,若不得如来神力加持,而能说法,无有是处。由是,释尊殷勤劝勉行人,或诵经,或诵八十八佛,久之便可得妙辩。站在净宗角度,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乃总持陀罗尼,含摄万德,如至心持念久久,无碍辩才自得显现。古往今来,由念佛发辩才的事例甚众。净业行人随时随机广说阿弥陀佛因行果报,大愿功德,即是称赞如来的殊胜体现。称赞如来这一行愿修持纯熟时,则风声雨声、车声马声、木鱼引磬声,皆是称赞如来之音声,如西方净土水鸟树林,皆演法音,由心回转故。
3.广修供养
这一行愿离悭贪,与前二行愿并修,能令现行三业清净。一切菩萨道人皆修供养,如释尊因地于然灯佛前,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,悉皆供养承事,无空过者;阿弥陀佛因地,为圆满成就大愿,无量劫来积功累德,于诸佛所,尊重供养,未曾间断。又诸菩萨,常以种种上妙供具,供养诸佛。如是供养,一一皆有广大殊胜果报。在吾辈凡夫份上,无福报置办上妙供物,亦应随分随力,每日最少以长灯一盏、檀香一枝、清水一杯,而作供养。供养功德,在心不在事。以至诚心供养一华一水,亦是功德圆满。或以一华供佛时,当作观想,身诸毛孔,令一一毛孔,出无数华云,运想拟意,供一切佛;一一佛上,化成华台,诸佛受之,于十方界,施作佛事。其它供养,亦复如是。是知但运一心,广大无际,功德智慧二种庄严,六度万行,无不圆满。
无量供养按性质分,可分为财供养与法供养两种,而以法供养最为殊胜。何以故?以诸如来尊重法故,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。法供养的内涵,凡有七种:一者如说修行供养,二者利益众生供养,三者摄受众生供养,四者代众生苦供养,五者勤修善根供养,六者不舍菩萨业供养,七者不离菩提心供养。法供养的内涵与功德,甚深甚广,兹不详述。在众生份上,财供养不及法供养功德大,如能三轮体空,财供养即是法供养。《维摩诘经》记载:维摩诘大士接受长者善德的璎珞,分作二分,持一分施此会中最下乞人,持一分奉彼难胜如来,随即告知善德长者及与会大众:;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,犹如如来福田之相,等于大悲,不求果报,是则名为具足法施。行人作财布施时,应持平等无相之心,深观能供所供,皆是实相。如是供养,理事圆融,财供养与法供养,并无二致。
财供养又分外财与内财,内财(头目脑髓)供养,难能可贵,若能称性,亦是法供养。《法华经•药王菩萨本事品》中,过去日月净明德佛,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《法华经》。喜见菩萨乐修苦行,满万二千岁已,得现一切色身三昧。心生欢喜,即念我得三昧,皆是闻《法华经》力。即入三昧,从虚空中雨种种华香,满千二百岁,以香油涂身,于佛前,以天宝衣而自缠身,灌诸香油,以神通愿力而自燃身,光明遍照八千亿恒河沙世界。其中诸佛同声赞言:;善哉!善哉!善男子!是真精进,是名真法供养如来。若以华香璎珞,烧香末香涂香,天缯幡盖,及海此岸栴檀之香。如是等种种诸物供养,所不能及。假使国城妻子布施,亦所不及。善男子!是名第一之施,于诸施中,最尊最上,以法供养诸如来故。可见融通财供养与法供养,广修供养的行愿方臻圆满。
4.忏悔业障
这一行愿能离愚痴,能令过去、未来身口意三业清净。行人首应慧心觉照,自己无量劫来,独头无明为烦恼种,受无数业报身,一一身造无量业。所幸业力无形,不见相貌,如果业力有体相面积的话,尽虚空界容受不下。菩萨尚且如是,何况悠悠凡夫。吾人生此娑婆浊世,必是业重之人,由烦恼故,造诸恶业;复由恶业,结诸苦果。辗转相因,喻如连环。诸佛慈悲,教令忏悔,切断恶性循环链。自知有罪当忏悔,垢障除灭,诸苦自息,任修何法,皆易成就。
忏悔有能忏十心与所忏十心。所忏即所治顺生死十心。此心如厕虫乐厕,不知不觉。所忏十心是:一、妄计人我,起于身见;二、具足烦恼,外遇恶缘,我心增盛;三、内外既具,灭善心事,不喜他善;四、纵恣三业,无恶不为;五、事虽不广,恶心遍布;六、恶心相续,昼夜不断;七、覆讳过失,不欲人知,八、虏扈抵突,不畏恶道,九、无惭无愧、不惧凡圣;十、拨无因果,作一阐提。以上十种顺生死心,致使长在苦海,永无出期。
既知所治之病,宜知能治之药,故须明了能治逆生死十心:一、明信因果;二、自愧自责;三、怖畏恶道;四、不覆瑕疵;五、断相续心;六、发菩提心;七、修功补过;八、随喜他善;九、念十方佛,如说修行;十、观罪性空,永灭罪根。以上十种逆生死心,明辨是非,翻除恶法,有事有理,应细思之。
忏悔有二种,事忏与理忏。事忏属渐教的方法,理忏是顿教法门。事忏除枝末罪,理忏除根本罪。事忏有相应的仪规,初机较易下手;理忏则需深通教理与观法。故净业学人宜从事忏入手,渐至理忏。下学而上达,能从心上改过,即如斩毒树,直断其根,无须寻枝摘叶。
忏悔业障的功夫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若贪瞋痴烦恼缠绵,即令吾人身心弊劣。或心神昏塞,转头即忘,或无事而常烦恼,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,或闻正论而不乐,或欲修行魔障重重,或施惠而人反怨,或夜梦颠倒,或妄言失志等,皆属作孽之相。遇此应发大惭愧心,大勇猛心,至诚忏悔,改恶迁善。行之久久,或觉心神恬旷,或觉智慧顿开,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,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,或梦吐黑物,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,或梦飞步太虚,或梦幢幡宝盖,或修行因缘顺遂等,皆是罪过忏除之象。然于此不可矜夸自耀,滞而不进。应如普贤菩萨所劝,常修忏悔,虚空界等尽,忏悔乃尽;而虚空界等不可尽故,忏悔亦无有尽。至诚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,能消八十亿劫生死之罪,即是忏悔业障的最上妙法。
5.随喜功德
随喜是见人作诸功德而赞叹欢喜。随喜功德能除嫉妒障,起平等善。经云:随喜之福,如一人卖香,一人买香,旁人染其香气,于彼二人,初无减少。又云:大千海水,一毛破为百分,滴取海水,可知其数;随喜之福,不可知数。而嫉贤妒能则导致心胸狭隘,我心隆盛,障菩提道,这一行愿即是一帖对治的良方。
随喜的对象是四圣六凡所有善根功德。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修菩萨道,到究竟成佛的所有福德智慧,难行能行、难舍能舍的种种波罗蜜门,以及从果向因、示现八相成道诸功德,都应殷重随喜;乃至三恶道众生的微薄功德,诸如马不欺母、麒麟不踏生草、鸦有反哺之义、羊有跪乳之恩等,悉应随喜。
以佛眼视众生,众生无不是佛;以善眼视众生,众生无有不善。净业行人宜应训练自己的目光,只见众生之善,不见众生之恶,看一切人都是菩萨,唯我一人实是凡夫。助人之善,成人之美,拓宽心量,自他不二。在佛法弘传中,有诸多佛菩萨倒驾慈航,随喜帮助世尊成就度生大事,所谓;一佛应世,千佛赞助。或作弟子,或作护法,或作影响众,乃至或作逆恶(如提婆达多),这些佛菩萨的随喜之行,不可测度。
随喜功德的行愿是锻造世间君子与出世高人的重要手段,是获取殊胜福报,一本万利的快捷方式,吾人应深自勉旃,努力行之。
6.请转法-轮
菩萨为悲愍众生故而请法。转法-轮即是佛将自悟之理转至众生心中,自觉觉他,辗转不息,如轮常转。这一行愿,能除谤法障,起慈善根,为欲令正法住世,开悟众生。《维摩诘经》云:;三转法-轮于大千,其轮本来常清净。天人得道此为证,三宝于是现世间。
请佛转法-轮,普度群萌,是无上殊胜的功德。由一切诸佛唯智唯德,菩萨即以穷法界之智而请佛说法,是故一切诸佛无不雨大法雨。然菩萨唯愿唯行,诸佛即以甚深愿力而加所请,是故菩萨无不获于大益。当知菩萨常请,诸佛常说,未曾间断。昔释尊初成正觉,默念佛法甚深难解,众生不能信受,徒施无益。复念诸佛常得梵王劝请,方转法-轮。念是事已,放白毫光,远照三千大千世界。时娑婆世界主螺髻梵王,承佛威神,作念往请。殷勤再三(梵王初请,梵王与帝释同请,大梵天王重请),;幸以法光,除诸暗冥,唯佛大慈,不舍本愿,如师子吼,如天雷震,为众生故,转于法-轮。释尊受请,观机往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人初转法-轮,开始了四十九年弘法生涯。
佛本为度众生故出兴于世,为何要恳请方说呢?原由有二:一者重法不轻说,二者轻说人不敬。佛常诫莫为非人说法,亦莫将法传与非人,皆恐轻法慢法,不但无福,反而招损。《周易•蒙卦辞》云:;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昭示发蒙之道,不可以我(师)求童蒙(生),必待童蒙求我。佛菩萨虽念念以教育成就众生为怀,然须待其恳求,求之诚,则告之必达。尊师重道,学人获益。故请转法-轮,即是上顺诸佛之心,下顺众生之心。佛以说法度生为本怀,然无请不说。故有人请法,自是上顺佛心。众生有欲求法而不知请,请则众生得闻佛法故欢喜,即是下顺众生之心。
佛在世时,可请佛转法-轮。佛灭度后的今日,我们应如何实施这一行愿呢?佛经告诉我们,佛法除佛之外,菩萨、声闻乃至有正知见的修行人均可说。故常请法师大德讲经说法,提供讲堂,广为倡导,即是请转法-轮的实施。如自己对佛法有所契悟修证,愿与众生说,即是请自心佛说法。如随缘讲说阿弥陀佛大愿,劝勉众生念佛往生,乃至一句两句,亦有功德。另外,利用现代传播媒介,如光盘、刊物杂志、印制佛经等广为流布,无情说法,亦属请转法-轮之列。故有智慧人,一切时、一切处皆能修请转法-轮之行愿。
7.请佛住世
佛是大智大觉者,佛住世弘化,能令众生出离生死苦海,圆证无上菩提。所以佛欲舍寿命时,我们应头面顶礼,恳请佛长久住世,作众生大导师。
佛如来的住世与涅槃,由时节因缘所致。《大般涅槃经》记载:释尊临涅槃时,出大音声,普告众生:今日如来应正遍知,将欲灭度,若有所疑,今悉可问。四众弟子,天龙八部,咸皆悲叹,愁忧苦恼,举身啼哭,哀恸捶胸。俱诣佛所,头面顶礼,抆泪而言:惟愿世尊莫入涅槃。世尊默然,不果所愿,同时号哭。释尊慈悲,为大众显现金刚坚固不坏紫磨黄金无畏色身,告诸大众:我涅槃后,应疾修行,早出三有,勿复懈怠,散心放逸。语毕,寂然无声入于涅槃。可知诸佛世尊作佛事已,法尔应入大般涅槃。
佛示现涅槃,内含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,乃对治凡夫习性的有效方法。《法华经》云:;若佛久住于世,薄德之人不种善根,贫穷下贱,贪著五欲,入于忆想妄见网中。若见如来常在不灭,便起憍恣,而怀厌怠,不能生难遭之想,恭敬之心是故如来虽不实灭,而言灭度。这段经文点出众生的一种心理状态,对长久住世的人、事、物,不生希有想,反生厌怠心;而对将逝的人、事、物,生起紧迫感与难遭心。
譬如婴儿,母亲每天在侧,于母不生难遭之想;得知母亲将离他远去,渴仰思恋之心便沛然而生。如来涅槃对众生的心理冲击,亦具如是效应。比如:寿高120岁的老外道须跋陀,得知释尊将入涅槃,忽感慞惶,想到慧灯将要熄灭,法船将要沉没,赶忙向佛所奔来。释尊慈悲摄受其为最后一位弟子,为说正法,须跋陀闻法,当下漏尽意解,证阿罗汉果。为报佛恩,须跋陀在佛前先入涅槃。佛敕大众,以杂香木荼毗其尸。
本行愿除请一切诸佛住世外,一切菩萨、声闻、缘觉,乃至一切如说而行、如行而说的善知识,悉在劝请之列。然以净宗是心作佛、是心是佛的理念而言,持念阿弥陀佛名号,无有间断,亦即是请佛住世。
8.常随佛学
普贤十大行愿中,前七愿是菩萨的愿行,后三愿是菩萨的回向行。本行愿是回向菩提的自利行。常随佛学提升人的生命品位,速证菩萨道果。常随佛学即是依托佛从因至果,所历之行,所为之事,以为所缘之境,引发心智随而学之。释尊从初发心,精进不退,难行能行,难忍能忍,不惜身命,至诚求法度生的种种菩萨行,悉是吾人学习的表范。
吾辈凡夫,或无力量效法菩萨的大悲苦行,亦可从平易处下手,渐臻福德智慧之高妙处。如释尊自己扫地,托钵化缘,抬人汲水,看护病人,为盲比丘穿针,自修房屋做泥水匠与木匠,乞僧举过等,均是吾人亟须效仿的懿范。
净业行人常随本尊阿弥陀佛学,弥显亲切而必要。《无量寿经》记载:法藏菩萨在不可思议旷大久远的时劫中,积累培植菩萨无量的功德善行。心中不生起贪欲的觉受、瞋怒的觉受、伤害他人的觉受;甚至心中也不生起贪欲、瞋怒、害他的细微念头。心不粘著于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种尘境。成就忍辱之力,不计较一切痛苦。欲念薄少,知足常乐,没有染欲、瞋恚、愚痴三毒烦恼。恒常安住于三昧寂静中,观照智慧自在无碍,没有虚伪谄佞邪曲之心。容色和柔,言语亲切。预先了知众生的心意,主动前来问讯、提供帮助。勇猛精进,无疲无厌。专求大乘清白之法,用以惠施利益一切众生。恭敬佛法僧三宝,奉事师长。以大愿庄严,引导永劫的大行,以万行圆满宏愿,并将功德回施于众生,令其功德成就。我既念佛,当行佛行。佛既如是成无上道,我亦应当如是成就。
净业学人除效仿佛行外,亦应向修持净宗的诸大菩萨看齐,以之调正吾人修持的路向。无量寿如来会上,诸大菩萨及贤护等十六正士,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,具足无量行愿,安住一切功德法中。破烦恼城,坏诸欲堑。洗濯垢污,显明清白。调众生,宣妙理,贮功德,示福田。以诸法药,救疗三苦。升灌顶阶,授菩提记。为教菩萨作阿阇黎,常习相应无边诸行,成熟菩萨无边善根。无量诸佛咸共护念,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。受持如来甚深法藏,护佛种性,常使不绝。于诸众生,视若自己,拯济负荷,皆度彼岸。此诸菩萨既皆如是,我亦学佛,同为佛子,应起精进,学习如是。
总之,佛是九法界众生中最尊者,如淤泥中生莲花、猛火里出优昙那样的稀有。诸佛从初发心到圆成佛道的一切言行举止,都是吾人依止的表范。如是因,如是果,我们应祛除悠忽懈怠的习气,奋大精进,立大誓愿,当以阿弥陀佛的愿行为自己的愿行。学文殊智,行普贤行。当学观音耳根圆通,反闻闻自性;当学势至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;当如弥勒菩萨,受佛重诲,守护弘扬净宗经典;当以净宗所示要义,深生信解,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阿弥陀佛,当生成就往生净土。如是方契释迦弥陀两土世尊度生出世之本怀,方满常随佛学的愿行。
9.恒顺众生
本行愿随顺众生种类根性,饶益成就,即利他行。以般若观照,法无自性,物我皆如,平等饶益一切众生,成就圆满大悲。对九法界种种根性的众生,均以对待父母与如来那样的恭敬心,称性随顺供养承事,不生分别。对迷走生死险道的众生,导向菩提正道;对无明黑暗中的众生,说法施以光明;对客走他乡的贫穷众生,令学佛法,令知自心之佛性,获致自性宝藏。
恒顺众生的理念有四:其一,佛与众生,同一体性。若于众生尊重,则为尊重承事如来。若令众生生欢喜者,则令一切如来欢喜。其二,佛以大悲为体性,若不顺众生,则不合佛体。其三,由大悲催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就佛果。菩萨是众生与佛之间的桥梁,二者关联甚密。众生好比生死旷野中的树根,菩萨的大悲就好比滋润树根的水,佛果就好比繁茂的枝叶花果。可见慈悲是成就佛果之因,正如水滋树根是华果之因一样。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。其四,菩提属于众生,若无众生,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。证知恒顺众生的行愿具有无限深远的意义。
恒顺众生引发行人的恭敬心、大悲心、平等心、忍辱心以及善巧权智,是十大行愿中甚为精要的修学科目。这一行愿义理深邃,境界宏阔,摄自他二利,融生佛一体。未成佛前,首应广结人缘,亦是成佛后从果向因度众生的需要。在现实生活中,践行这一行愿,能有效地和谐人际关系,助成事业成就。恒顺众生根性而度脱之,乃无尽时空的佛事。净业行人往生极乐世界,方能究竟圆成此愿。吾人在此世间,亦应随分随力而行之。
10.普皆回向
普皆回向是将前九愿所作的功德善行,回转趣向三处,即回向实际(如如理),回向菩提(如如智),回向法界众生。本行愿能除狭劣障,生广大善,俾令一切众生常得安乐,悉得解脱。
回向在佛法修持中,具有微妙而深远的心理效应。古德云:修行前导,莫尚乎发心;众善指归,莫要于回向。凡夫众生从无始以来,不知诸法本空,四大非有,竞执我人之见,横生憎爱之心。所修善法,但为己身;所得功勋,唯归眷属。是以徒增业果,不得出离三界火宅。普贤菩萨教示我们发回向心,将今生洎往劫多生的善法,但有利益,悉施众生。舍有所得心,向彼真如实际,唯求无上菩提,用以拓展心量,速证佛果。
净业行人亦应有广大的心量,宏阔的意象,幽深的境界,才能成就无上殊胜的功德。回向之行,正具拓展心胸,放大功德之妙用。回向将自己所作诸多零散功德汇集起来,如百川溪流汇入大海。并将所有功德回向实际,回向菩提,回向众生,如是便令所集功德如原子链式裂变一样,迅猛倍增,一毫之善皆遍法界。从万法唯识的理念来说,行人的心识放大,功德亦随之扩大。另外,回向之行能充实加固愿力,加快成功的速度。就好像我们知道远方有一群穷困的人需要救济,虽然也打算前往赈济,但心志力量尚未到决定即刻实施的力度,只是停留在;规划阶段;而经过回向之行的催化,立即便产生行动,置办物品,刻期前往。
可见回向于无形中为内心充电,加快成就善行道业的速度,正如凸镜收摄阳光得以燃烧纸片一样。净宗行人亦应将念佛及净业助行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净土,回向法界众生,愿一切众生发心念佛求生。如是回向,功德不可思议。每经一次回向,即增大往生的愿力。净业行人无论作何功德,乃至施一钱之微,救一蚁之命,都要回向西方,作往生资粮,转成无漏的出世愿力。如是增上,愿力胜过业力,临终决定往生。法尔如是,阿弥陀佛愿力如是,净业行人当自信自肯而力行之。
净宗回向具双轨回向之特质:一是往相,二是还相。净业行人以念佛与修助行的一切功德,心心念念,作愿回施众生,同生极乐世界,此是往相回向。同时又发愿:往生净土后,回入娑婆,普渡苦恼众生,出离生死苦海,此是还相回向。这二种回向,皆以无分别心,缘一切众生,成就平等大悲心。证知净宗念佛法门乃彻始彻终大乘菩萨道,确能安立一切众生于无上正真之佛道。
综上所述,普贤十大行愿的功行德用,超胜绝妙,实为净业行持一大辅翼。然在凡夫份上,殊难圆满受持。于此,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便凸显其方便而究竟的功用。诚如《无量寿经》(唐译)所云:;若诸有情当作佛,行超普贤登彼岸。意为:十方众生企冀作佛,只要念佛生到西方净土,即是超胜普贤愿行的妙庄严路,普贤十大行愿只有到极乐世界方能疾速究竟圆满。行超普贤表证念佛法门的殊胜,德遵普贤指陈净业助行的必需。可见普贤十大行愿与净宗关联甚密,净业行人宜应关注并力行之。
三、般若导引净业修持
般若是大乘佛法的纲要,开般若正智即是开佛知见,亦称为离念灵知。菩萨六波罗蜜中,前五度——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若离般若,则非波罗蜜(到彼岸)。证知菩萨六波罗蜜一以般若波罗蜜为本。《大般若经》云:;摩诃般若波罗蜜,是诸菩萨摩诃萨母,能生诸佛,摄持菩萨。般若是险恶径中的导师,迷暗室中的明炬,生死海中的智楫,烦恼病中的良医。般若不明,则万行虚设。
净宗作为大乘圆顿法门,与般若关联甚密。般若真空与净土妙有,相得益彰。古德所谓万象参天,观之而无色;群音揭地,听之而无声。愈有愈空,愈空愈有。般若乃净业修持之良导,渗透在净业行人信愿持名、求生净土、圆成佛道的全过程,兹略举数端:
1.般若助成对念佛难信之法的信解
净宗为一切世间难信之法,而般若慧剑,能直透疑网,对念佛法门当下担荷。释尊首先向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宣示念佛法门,寓意即此。净宗真空妙有之深层奥义与般若相连甚密。阿弥陀佛因地作法藏菩萨时,开根本智,称性而发四十八大愿。尔后,经无量劫,住般若正智,勇猛精进,一向专志庄严妙土,了达诸法缘起性空,以大慈本愿,从空出假,在性空的幻化中,庄严佛土,双照空有二边,妙契中道,体现净宗深旨。西方极乐世界由阿弥陀佛妙明真心所流现,念佛法门举体是般若正智。凡夫以生灭心揣度净宗妙义,每每愈推愈远。所以凡夫众生难信念佛法门。若有人能信净宗,即是内具的般若善根与净宗事理因果的耦合。以文殊智修一相(念佛)三昧,亦是法尔自然之事。所以吾人注重身口意三业的修持,培福开慧,即能助成对净宗念佛法门的信解,由信解归投弥陀愿海,成办往生大事。
2.般若助成终极关怀的确立
无论是修行的道人,还是世间的凡夫,都要面临和解答精神归宿(或曰安心立命)这一人生大问题。儒家将至善作为心性的安顿处,基督教将天堂确立为人生的归趣。以般若为先导的净宗,则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圆成佛道作为究竟的指归。净业行人获得并认同这一终极关怀,便会专志奉持念佛求生净土的大安乐法门,飘泊的人生遂尔得以安顿。
心念的安顿对人生的质量与归趣,关联甚密。《金刚经》中,须菩提恭问释尊:;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应云何住?云何降伏其心?大乘无量法门,在心性安住与降伏妄心上,各有方法与手段,兹不详述。净宗念佛法门在住心与降心上,直截了当。心安住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上,慧身寄寓于西方净土七宝池莲华中。净业行人宜发广大心,普愿法界众生,同生极乐世界。在降伏妄心杂念方面,至心持念弥陀名号,正是降伏妄念的妙法。佛号如清水珠,能令吾人的妄念澄净。念佛不是强行降伏妄念,不是与妄念对峙按捺,而是巧用转移法,转染念为净念(佛念),最后归于无念。诚如古德所云:;忽然起念念弥陀,平地无风自作波。念念消归无念处,岂知无念亦为多。
念佛法门暗合《金刚经》无住生心之旨。都摄六根,至心念佛,不为五欲六尘所动,即是无住。正无住时,一句佛号孤明历历,即是生心。无住生心,生心无住。所以念佛法门下手便是安住与降伏,便是转识成智,显现般若的妙用。六字洪名是开显吾人如来藏的无上法宝,执持名号即是行深般若波罗蜜,念佛求生净土即是止于至善。
3.般若即逆境为道场
净业行人在人生的际遇中,难免会遭遇到种种逆境。于时,得有般若正观,明了苦空幻化,不尤不怨。受恶骂如饮甘露,遇横逆如获至宝,方名素患难行乎患难,方可于娑婆秽土种植西方净土因。元代妙叶大师于《宝王三昧念佛直指》中,创立十种大碍之行,俾令行人先居障难中,而令众魔诸恶障难之境,不能侵扰障碍行人。这种心性观念上的训练,譬如黄金与烈火同炉,火虽欺金,金必成器。其十种大碍之行是:
第一,念身不求无病。身体无病则贪欲容易生起,贪欲生起定会破毁戒律,退失道心;了知疾病乃众缘而生,本性空幻,便不以疾病为苦恼。因此以病苦为良药。
第二,处世不求无难。世间无患难则骄奢之心定会生起,骄奢起便会欺压一切;了达患难本来虚妄,患难又何有伤害?因此以患难为解脱。
第三,体究心性不求无障碍。修心无障碍则学道易于躁进求速,躁进躐等,必定未能证得自谓证得。解了障碍本来无根,障碍自会寂没。因此以障碍为逍遥。
第四,修行不求无魔。修行无魔则愿心不坚固,愿心不固必定没有证道而自称证道;了达魔本是虚妄,魔何能干扰?因此以群魔为法侣。
第五,谋事不求容易成就。事情容易成就则心存轻忽侮慢,志意轻慢必会夸耀我有能耐;考量事情的成败,都是随业而定,并非取决于能力大小。因此以障难为安乐。
第六,人际交往不求有益于己。交往有益于己则亏欠道义,道义亏欠必会看见他人的不是;察知交情厚薄总有前因,交情亲疏乃随缘而立。因此以亏己利他之交作为资粮。
第七,接交他人不要求随顺适应自己。他人的随顺适应则容易引发自己的傲慢心,内心傲慢必定会强化我执;体悟人之处世,都在酬还宿世的业报。因此以冤家对头为园林。
第八,行善积德不要求回报。行善冀望回报则意有图谋,意有图谋必会扬名争宠;明了善德无自性,照见福德无常,并无实性。因此视布施之德为遗弃之屐。
第九,见利不求沾分。利益沾分则痴心妄动,痴心妄动则必定妄图利益,毁损自己;了知世间利益本空,希冀厚利必定徒生烦恼。因此以疏远利益为富贵。
第十,被人欺压不求申屈喊冤。申屈喊冤则存人我之见,有人我之见必会滋生怨恨;受人冤抑能忍耐,安忍冤屈为谦德,欺压又何能伤害我。因此以受冤屈为修行的法门。
净业行人常起般若观照,便如鸭鹅入水,不受粘滞,即尘劳为佛事,转逆境为道场。若生恩爱时,当念西方净土眷属无有情爱,我是将生净土之人,宜应远离情爱;若生瞋恚心,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,愿生净土的人应舍瞋恚心;若遭苦逆时,应当系念西方净土没有众苦,但受诸乐;若遇乐境时,应当系念西方净土的快乐,纯一无杂,无量无边。凡对境历缘,皆起般若观照,则一切时、一切处,无一不是净业助行。
4.般若的有无关涉净业的成败
《无量寿经》中,释尊开示娑婆世界有四类众生,接触净宗念佛法门,或信或不信,或修持或不修持,或成就往生或未能往生,种种因果事相,悉与般若智慧相关。
第一类众生,接触佛法,也行善积德,但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分别西方净土不如天界快乐,对天界的微妙五欲生向往心,认为极乐世界无有女人,缺乏丰富的爱情生活,单调乏味。此类众生缺乏般若智慧,不知天福享尽,还会堕落,终不能出三界牢狱。以净宗理念来看,天道亦是苦趣,亟须超越。释尊针砭此类众生:;而未能出三界狱中,常处轮回而不自在。(《无量寿经》宋译)这类迷恋天人之福,不求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,不在少数。
第二类众生,不念佛求生净土,无求菩提佛果之心,反恃世智辩聪,贡高我慢,邪见颠倒,好为人师。如是之人,焉能出离生死苦海。这类众生中以知识分子居多。他们凭着宿世的些许慧根,博览群书,出口成章,下笔成文,以生灭心测度如来性觉圆海,不自觉地造了许多谤佛谤法的言论,诸如:西方极乐世界是理想国的神话,西方净土是太阳神崇拜的变种,一真法界是虚映折射,等等。净业行人对此类言论不可盲从。
第三类众生发心念佛,广作众善,然而取相分别,情执深重,诸如:我念佛怎么还没有到一心不乱呀,怎么还没有见到佛光呀,我念佛怎么身体还不见健康呀,等等。修善也互相攀比,你供养了多少钱,我供养了多少钱等。如是心有取舍,情有执著,不合无住生心的般若正智,所以虽也精进念佛,续其善根,到西方疑城胎生,五百年不能见佛闻法见菩萨僧。净业行人对此应深加警诫。
第四类众生,以无相智慧,信愿持名,求生净土,不求人天福报,志趣无上菩提。这类众生是净宗正修行人,炽然修行诸善,而不取相,转有为善行成无为的净业正因。如是念佛能与阿弥陀佛愿力感应道交,临命终时,蒙佛接引,往生净土,圆成佛道。
上述四类众生的因行果报昭示:净业的成败与般若的有无呈正相关。净业行人宜应注重般若的开显,以般若为导,以净土为归,在现生随缘修菩萨道,住无为之理体,作有为之佛事,普度众生而无度生相,上成佛道不着成佛相;虽炽然求往生,生而无生,无生而生,不落两边,从容中道。
处理好佛法与世间法的关系,佛法不离世间法,先做世间正人君子,以此为基点,模铸圣格,凡家庭与社会的一应责任,亦尽心尽力地完成。当相离相,即事而真,即尘劳为道场,转烦恼为菩提。心系佛号,注想西方,随缘度日,理事圆融。净宗念佛法门提供我们究竟的安心立命与终极关怀,吾人宜应遵从佛语,信愿持名,仰赖阿弥陀佛大悲愿力,出离生死苦海,稳达涅槃彼岸。
以上讨论的净业三福、普贤十大行愿与般若导引净业修持三种助行,展示净宗竖与一切法门浑同、横与一切法门迥异的特质。净宗念佛法门的特质,体现为他力本愿,带业往生,横超生死,一生成佛。而大乘通途之修持,亦可作净业辅助增上之力用。尤其现代众生根机陋劣,环境秽乱,如果不藉培福之基,难免遇缘退堕。所以,净业行人在信愿持名的前提下,勉力于圣道门的修持,亦是不可或缺的举措。